进一步夯实监理团队专业能力,筑牢木质文物建筑修缮质量防线,近日,聚焦长春商埠地历史建筑保护需求的文物保护监理内部专项培训顺利开展。本次培训以“传承特殊工艺、强化监理职责”为核心,通过理论精讲与实践复盘相结合的方式,让监理成员系统掌握文物修缮监理关键要点,为守护历史建筑“活”的记忆注入更强专业力量。
培训全程紧扣木质文物建筑修缮的核心难点,围绕“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展开教学。在材料选择与处理模块,培训明确“同树种、同纹理”的木材筛选原则,详细讲解传统桐油浸泡、现代环保药剂注入等防腐防蛀工艺的监理要点,特别强调需严格核查木材12%-15%的含水率标准,从源头规避后期开裂变形风险;针对榫卯修复这一传统工艺核心,培训着重强调“原位补强”原则,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全程旁站监督,杜绝电动工具粗加工,确保榫卯节点精准契合“严缝不胶”的传统标准,守护古建工艺的原汁原味。
在结构性加固与表面处理环节,培训兼顾技术规范与文物保护底线。针对隐蔽部位加固,结合长春商埠地修缮案例,详解碳纤维布、钢制暗榫等现代技术的应用边界,明确监理需逐点验收加固部位的隐蔽性,坚决避免破坏建筑原有外观;在歪闪梁架矫正教学中,通过流程拆解与数据演示,强调千斤顶分级顶升的操作规范,要求监理同步监测位移数据,严防二次损伤。而在表面处理与彩绘保护模块,培训特别划定“红线”——旧漆层清理仅可采用竹刀刮除、生物酶制剂等温和方式,严禁使用化学强腐蚀手段;原有彩绘需先喷涂B72树脂加固剂,再开展后续木作修缮,全方位保障历史建筑风貌完整性。
培训尾声,围绕“一构件一方案”开展精细化管控研讨,结合长春商埠地历史建筑的文化背景与修缮实践,深入分析监理工作中如何平衡“保护原有风貌”与“适配现代功能”,如何应对材料短缺、工艺失传等现实挑战。大家一致认为,文物保护监理不仅是工程质量的“监督者”,更是文化传承的“守护者”,需以专业敬畏之心对待每一块砖瓦、每一处雕花,将古老技艺与现代理念融入工作细节,让历史建筑在修缮中留住“根”与“魂”。
此次内部培训进一步统一了团队工作标准,提升了专业履职能力。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将把培训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做好文物修缮监理工作,助力长春商埠地等历史建筑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为文化遗产传承贡献监理力量。